6月6日下午,剑虎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和国内心脑血管领域头部企业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302.HK)战略投资与合作签约仪式在昆山工研院成功举办。昆山市副市长钱许东,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粤辉,剑虎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明,昆山工研院董事长浦景松、总经理唐杰,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处副主任陈吉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剑虎医疗获先健科技1.5亿元战略投资,不仅彰显出资本市场对其在心脏电生理治疗领域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工研院概念验证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
作为工研院概念验证首批项目,剑虎医疗依托工研院与高校共同搭建的创新平台,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从“概念”落地为“产品”,打造出国内首个基于介电成像技术的开放式三维标测平台,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之力。
跑赢第一棒
把技术熟化为产品、落地成企业
在剑虎医疗展厅内,
一台白色机器暗藏玄机,
接入消融导管可实时生成心脏三维标测图谱,
为介入手术精准“导航”。
该成果因“概念”而生,前不久获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望实现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目前多家客户表达了购买意向。
鼎力浇灌
为成果转化铺路架桥
创新的种子,在更深远层面种下。早在2019年,工研院就与上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成立国际智能医疗装备(昆山)产业创新中心,剑虎医疗就是从10余个项目中层层筛选出的首批概念验证项目,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陈亚珠院士领衔、上交大赵永明博士团队创立。目前创新中心已助力一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2023年,当剑虎医疗着手研发心脏三维标测平台,工研院捕捉到项目战略价值,从物理空间到资金活水,通过多维度“阳光雨露”的润泽,助力其逐步枝繁叶茂。
“剑虎医疗就落户在我们工研院与昆山开发区共建的医学影像及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园内,通过与企业紧密协作,我们重点关注早期课题,一旦发现有市场化潜力的项目,就立即介入开展概念验证工作。”工研院总经理助理汤君宇表示,概念验证是推动早期科技成果迈向市场化、产业化应用阶段的关键环节,通过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判断它们在技术上可不可行,在市场上有没有商业价值。“就像是‘筛种子’,留下有望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创新幼苗’。”
“剑虎医疗依托院士团队及上交大支持,技术层面有优势。挑战在于形成功能、做成样机后,如何整合资本和产业资源,让技术成果真正从‘书架’走向‘货架’。”在赵永明看来,工研院构建的“孵化器”“加速器”,凭借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和产业基础,为研发与应用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外部支撑。同时,昆山天使投资基金、昆山经开工研院医疗投资基金不仅输送“及时雨”,还帮助企业主动对接供应链、生产链等关键资源,形成了从概念验证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赋能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构建生态
让更多“创新种子”竞相萌发
作为新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自身也需“硬实力”。在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锚点,工研院并未一味追逐风口,而是埋头画起了“坐标系”——
·工研院与北京大学成立概念验证中心,打造一流的校地科技成果验证转化标杆平台。
·与清华未来实验室加快协同创新专项合作,为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应用“降门槛、提效率”。
·此前,工研院牵头建设的苏州市医学影像高端装备概念验证中心获苏州市级立项。
深入的产业协作,在更大维度酝酿。从行业领域来看,近年来,工研院概念验证项目覆盖了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加速推动相关产业向下扎根、向上勃兴,这与昆山“2+3+3”新兴产业体系高度契合。
当下,布局概念验证中心的风潮正席卷各地,接下来,工研院将着力推动“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强化价值发掘与前端赋能,为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应用铺路架桥,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精彩蜕变,助力昆山成为更多科创企业的优质“栖息地”。